腦積水分析
腦脊液 cerebral spinal fluid(CSF)是充滿于腦室系統、脊髓中央管和蛛網膜下隙內的無色透明液體,屬于無功能細胞外液,內含無機離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細胞很少,主要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功能相當于外周組織中的淋巴,對中樞神經系統起緩沖、保護、營養、運輸代謝產物以及維持正常顱內壓的作用。腦脊液總量在成人約150ml,產生的速率為0.3ml/min,日分泌量為在400~500ml。它處于不斷地產生、循行和回流的平衡狀態。
通常以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和吸收不良較為常見,而分泌過多者較為少見。廣義的腦積水亦應包括蛛網膜下腔積液、硬膜下積液等。
病理危害
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而引起腦組織繼發性改變,腦積水形成之后其表現為腦室系統由于腦脊液的積聚而擴張。中度腦積水隨著腦室壁受牽拉,室管膜逐漸消失,腦室周圍呈星形細胞化或膠質疤痕形成。腦室進一步擴大,可使腦脊液進入室周組織而引起白質水腫,這時即使行腦脊液分流術,使腦室恢復到正常大小,腦組織在組織學上的改變已不能恢復。
若腦積水進一步發展,大腦皮層受壓變薄,則可繼發腦萎縮。第三腦室的擴張可使下丘腦受壓而萎縮,中腦受壓則使眼球垂直運動發生障礙,出現臨床所見的“落日征”。
腦積水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可使雙側橫竇受壓,使注入兩側頸內靜脈的血流受阻,因而可出現代償性頸外靜脈系統的血液回流增加,繼發頭皮靜脈怒張。
腦積水手術后并發癥
1 、分流系統堵塞:最為多見,一般在 50 %~ 70%左右。
2 、感染:發生率為 7%~ 10%,在兒童中更高達 30%以上。主要為腦室炎或腹膜炎。
3 、分流過度或不足:( 1 )過度分流綜合征 兒童多見。病人出現典型的體位性頭痛,直立時加重而平躺后緩解。 CT 檢查顯示腦室小。( 2 )慢性硬膜下血腫或積液多見于正常壓力性腦積水術后,多為采用低阻抗分流管導致腦脊液過度引流、顱內低壓所致。( 3 )腦脊液分流不足 病人術后癥狀不改善,檢查發現腦室擴大仍然存在或改變不明顯。主要原因是使用的分流管閥門壓力不適當,導致腦脊液排出不暢。
4、裂隙腦室綜合征: 通常指分流手術后數年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及共濟失調、反應遲鈍、昏睡等。但 CT 掃描卻發現腦室形態小于正常,檢查閥門通常按下后再沖盈緩慢,提示分流管腦室端阻塞。發病機制是由于長期腦脊液過度引流所致。
防止上述并發癥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可調壓分流系統進行分流。
5、其它并發癥:(1)癲癇,約 5%。(2)腦室端管的并發癥。如視神經損傷等。(3)腹腔端管的并發癥。包括分流管移位、斷裂、臟器穿孔、腸梗阻、腹部積液等。
聯系方式
祖傳秘方治療腦積水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