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腦積水的診斷與治療
胎兒腦脊液循環的特點
根據腦脊液動力學進化理論,腦脊液動力系統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發育成熟的過程。在胎兒早期,像動物的微小腦脊液通路系統,以腦和脊髓組織、血管系統、神經根鞘和軟腦膜(間質空間)發育成熟為主,逐漸發育成熟過渡到成人大腦系統的主要腦脊液通路,即從腦室系統至蛛網膜下腔。帕基奧尼體在嬰兒期才開始逐漸出現并不斷發育成熟,其在主要腦脊液通路系統的腦脊液重吸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胎兒、新生兒、嬰兒期的腦脊液通路主要是以微小腦脊液通路占主導地位。
胎兒腦積水的診斷
胎兒腦積水的定義:當側腦室體部寬度≥10 mm,無論胎兒孕周大小,均可以診斷為腦積水。胎兒超聲及胎兒MRI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腦積水,染色體核型分析、基因檢測、TORCH檢查可協助明確病因。2011年日本發表胎兒腦積水管理指南,建議動態超聲檢查和每4周查頭顱MRI觀察胎兒腦積水的進展情況。
胎兒腦積水的治療方法
腦積水的治療目標是通過分流手術使腦積水從進展性病理狀態轉變為靜止狀態。腦積水的治療應根據病因、發病年齡等因素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嬰兒因其解剖生理特點,選擇治療方案時應與成人有所區別。胎兒腦積水首選的方法還是VP分流術。在VP分流前可行腦室儲液囊放液等治療方法暫時過渡。
ETV也是一種可選擇的方法,但此方法僅限于非交通性腦積水?;谔?、新生兒腦脊液循環主要以微小腦脊液循環為主的特點,大腦脊液循環在1歲以后才開始出現,所以不主張在1歲前進行ETV手術。
治療腦積水的目標是達到腦積水的靜止狀態,外科內鏡消融脈絡叢雖可以減少腦脊液的產生,但可能導致腦脊液循環的受損,所以外科內鏡消融脈絡叢的方法目前仍有很多爭議。若腦積水同時存在神經系統畸形,應手術解決原發畸形疾病以緩解腦積水。
腦積水出現智能障礙
腦積水會引發智能障礙,主要癥狀有輕度記憶力和計算力的減退,常常伴有遲鈍、淡漠等。嚴重的患者會呈現癡呆的癥狀,少數情況會出現激動、易怒、哭笑無常等。
想要預防新生兒出現腦積水的現象,需要加強產前早期診斷,及早的終止妊娠,是有效預防先天性腦積水的重要途徑。出現明顯腦積水的患兒,一般在孕12-18周的時候可以通過B超檢查出來。
腦積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腦部疾病是對人危險很大的一類疾病,例如腦積水,這是一種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因為比較復雜,所以常常需要分流手術治療。
腦積水可能會導致人頭痛、惡心嘔吐、實力出現模糊等癥狀,下面一起來看看腦積水的五種原因。腦積水的五種主要原因:
1、先天性畸形:在先天畸形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大腦積水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盡早進行治療,以免拖延后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2、感染:腦積水還可能是感染的問題,當胎兒在子宮內時,由于母體的飲食或藥物影響,使得胎兒發生感染,而這是在胎兒沒有抵抗力的情況下發生的,就容易引發腦積水。
3、出血:顱內出血后引起的纖維增生,從而會引起顱內出血吸收不良等癥狀。
4、腫瘤:腫瘤可堵塞腦脊髓液循環的任何部分,常見于第四腦室附近或脈絡叢乳頭狀腫瘤。
5、其他:遺傳性代謝疾病和新生兒缺乏維生素A等都可能引起腦積水。
聯系方式
祖傳秘方治療腦積水門診部